鑒賞
《采蓮曲》是樂府詩舊題,內(nèi)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(fēng)光,采蓮女娃勞動生活情態(tài),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。
此詩的起首二句中,用了兩個“晚”字,強調(diào)了一種特定時間背景:籠罩著軟和恬靜夕陽余輝的傍晚——一個最能引起人的情思,讓人沉浸的時刻。“風(fēng)起”二名轉(zhuǎn)入采蓮的描寫,從“難度”中透露出采蓮女柔弱纖細(xì)的形象。“棹動”二名描繪的采蓮場面只有兩筆寫實的白描:采蓮的小船在荷叢中穿過,槳兒不時碰落盛開的蓮花,一瓣瓣地飛落湖中,驚起了安詳?shù)貤⒅闹恢话槪蚱屏怂鼈兊膶庫o世界。末二句借物寫情,別有一種趣味:采蓮人欲歸了,可是荷絲纏繞著她的柔腕,菱角又牽拽著她的衣裙。實際上是作者留戀這環(huán)境,故借采蓮人寫同。擬人手法運用十分巧妙,全詩情韻頓生。
蕭綱簡介
南北朝·蕭綱的簡介

蕭綱(503―551),梁代文學(xué)家。即南朝梁簡文帝。字世纘。南蘭陵(今江蘇武進(jìn))人。梁武帝第三子。由于長兄蕭統(tǒng)早死,他在中大通三年(531年)被立為太子。太清三年(549年),侯景之亂,梁武帝被囚餓死,蕭綱即位,大寶二年(551年)為侯景所害。
...〔 ?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詩(216篇)〕猜你喜歡
- 日暮鄉(xiāng)關(guān)何處是?煙波江上使人愁。
- 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見長江送流水。
- 問世間,情為何物,直教生死相許?
- 誰料同心結(jié)不成,翻就相思結(jié)。
- 柳條折盡花飛盡,借問行人歸不歸?
-
聚散匆匆,此恨年年有。
出自 宋代 魏夫人: 《點絳唇·波上清風(fēng)》
-
兩鬢可憐青,只為相思老。
出自 宋代 晏幾道: 《生查子·關(guān)山魂夢長》
- 猿啼客散暮江頭,人自傷心水自流。
-
十年花骨東風(fēng)淚,幾點螺香素壁塵。
出自 宋代 史達(dá)祖: 《鷓鴣天·搭柳欄干倚佇頻》
-
年年負(fù)卻花期!過春時,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。
出自 清代 張惠言: 《相見歡·年年負(fù)卻花期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