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鄭
部首阝部 總筆畫8畫 結(jié)構(gòu)左右
五筆UDBH 五行火 統(tǒng)一碼90D1
筆順丶ノ一一ノ丶フ丨
名稱點、撇、橫、橫、撇、點、橫折折折鉤/橫撇彎鉤、豎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鄭(鄭)
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河南省新鄭縣一帶:鄭人買履(諷喻那些只相信教條,不顧客觀實際的人)。
⒉ ?姓。
異體字
- 鄭
造字法
形聲:從阝、關(guān)聲
English
state in today's Henan; surname
※ 鄭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鄭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康熙字典
鄭【酉集下】【邑部】 康熙筆畫:19畫,部外筆畫:12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直正切,音?。國名。《釋名》鄭,町也,地多平町町然也。《正字通》鄭本西都畿內(nèi)地,周宣王封其弟友,是爲鄭。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,其子武公,定平王于東都,因徙其封,施舊號于新邑,是爲新鄭。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。
又南鄭,縣名。今屬陝西漢中府,桓公封邑在畿內(nèi),爲西鄭,漢中在京兆之南,故稱南鄭以別之。《一統(tǒng)志》南鄭,古褒國附庸之邑。桓公歿,其民南奔居此,因曰南鄭。
又《廣韻》鄭重,殷勤之意。《前漢·王莽傳》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。
又姓。《集韻》鄭滅于韓,子孫因以國爲氏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鄭【卷六】【邑部】
京兆縣。周厲王子友所封。從邑奠聲。宗周之滅,鄭徙潧洧之上,今新鄭是也。直正切
說文解字注
(鄭)京兆縣。二志同。今陜西同州府華州州城北有故鄭城。周厲王子友所封。前志曰。周宣王弟鄭桓公邑。從邑。奠聲。直正切。十一部。宗周之滅。鄭徙潧洧之上。今新鄭是也。桓公友之子武公與平王東遷。取虢鄶鄢蔽補丹依疇歷華十邑之地。右雒左濟。前華後河。食溱洧焉。從其故名曰鄭。至漢爲河南郡新鄭。二志同。今河南開封府新鄭縣西有故鄭城。
- 鄭的詞語 組詞
- 鄭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