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隔花深舊夢游,夕陽無語燕歸愁。玉纖香動(dòng)小簾鉤。
出自宋代:吳文英的《浣溪沙·門隔花深舊夢游》
門隔花深舊夢游,夕陽無語燕歸愁。玉纖香動(dòng)小簾鉤。落絮無聲春墮淚,行云有影月含羞。東風(fēng)臨夜冷于秋。
門隔花深舊夢游,夕陽無語燕歸愁。玉纖香動(dòng)小簾鉤。譯文及注釋
譯文
那道門隔著深深的花叢,我的夢魂總是在舊夢中尋游,夕陽默默無語地漸漸西下。歸來的燕子仿佛帶著憂愁,一股幽香浮動(dòng),她那纖纖玉指扯起了小小的簾鉤。
墜落的柳絮靜靜無聲,春天的淚滴在飄零,浮云投下了暗影,明月含著羞容,東風(fēng)降臨此夜,竟覺得比秋天還冷!
注釋
①玉纖:纖細(xì)潔白之手。
鑒賞
本詞為感夢之作。全詞描述夢境尋游情侶及離別之痛。“門隔”三句寫夢游深閨情景。“舊夢”二字暗示詞人夢游情侶居處已非一次,故言“舊”,正見其對(duì)情侶魂?duì)繅衾@之眷懷深摯。“夕陽”句以燕歸于夕陽黃昏之際,舊巢難覓,渲染一層暗淡氣氛。“玉纖”句寫詞人來到情侶閨閣,她伸手為自己掀開帷簾相迎。下片寫夢中離別。“落絮”句寫詞人與情侶離別時(shí),正是暮春柳絮愁寂無聲,冷雨淋漓如墮淚,既寫離別時(shí)凄冷氛圍,又象征了情侶執(zhí)手相看淚眼,無語凝噎之狀。“行云”之云影暗淡,遮住明月而月光朦朧,仿佛明月含羞。結(jié)句實(shí)為“情余言外,含蓄不盡”(《白雨齋詞話》),顯然,春冷于秋是藝術(shù)的錯(cuò)覺,在此展示的卻是詞人的一片真情。
吳文英簡介
宋代·吳文英的簡介

吳文英(約1200~1260),字君特,號(hào)夢窗,晚年又號(hào)覺翁,四明(今浙江寧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吳氏。與賈似道友善。有《夢窗詞集》一部,存詞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與一卷本。其詞作數(shù)量豐沃,風(fēng)格雅致,多酬答、傷時(shí)與憶悼之作,號(hào)“詞中李商隱”。而后世品評(píng)卻甚有爭論。
...〔 ?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詩(325篇)〕猜你喜歡
- 人閑桂花落,夜靜春山空。
-
黃師塔前江水東,春光懶困倚微風(fēng)。
出自 唐代 杜甫: 《江畔獨(dú)步尋花·其五》
- 樹樹皆秋色,山山唯落暉。
- 怕相思,已相思,輪到相思沒處辭,眉間露一絲。
- 亂山殘雪夜,孤燭異鄉(xiāng)人。
-
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(xiāng)音無改鬢毛衰。
出自 唐代 賀知章: 《回鄉(xiāng)偶書二首·其一》
-
若似月輪終皎潔,不辭冰雪為卿熱。
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: 《蝶戀花·辛苦最憐天上月》
- 誠知此恨人人有,貧賤夫妻百事哀。
-
殷勤花下同攜手。更盡杯中酒。美人不用斂蛾眉。
出自 宋代 葉夢得: 《虞美人·雨后同干譽(yù)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》
- 陽關(guān)萬里道,不見一人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