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登

詞語(yǔ)解釋
登登[ dēng dēng ]
⒈ ?象聲詞。指敲擊聲。
⒉ ?象聲詞。指馬蹄聲。
⒊ ?象聲詞。指腳步聲。
⒋ ?眾多貌。
引證解釋
⒈ ?象聲詞。指敲擊聲。
引《詩(shī)·大雅·緜》:“度之薨薨,筑之登登。”
唐 劉禹錫 《許州文宣王新廟碑》:“瀷水 之瀕,城池在東,登登其杵,坎坎其斧。”
宋 蘇軾 《孫莘老求墨妙亭》詩(shī):“龜趺入坐螭隱壁,空齋晝靜聞登登。”
明 高啟 《與侄常游東庵》詩(shī):“水樹(shù)圓庵緑幾層,陰中敲戶晝登登。”
⒉ ?象聲詞。指馬蹄聲。
引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六:“騎著瘦馬兒圪登登的又上 長(zhǎng)安 道。”
清 納蘭性德 《采桑子·居庸關(guān)》詞:“巂周聲里嚴(yán)關(guān)峙,匹馬登登,亂踏黃塵,聽(tīng)報(bào)郵籤第幾程。”
清 朱彝尊 《百字令》詞:“瘦馬登登愁徑滑,何況新霜時(shí)候。”
⒊ ?象聲詞。指腳步聲。
引李劼人 《死水微瀾》第五部分八:“蔡大嫂 卻不表示軟弱,把那些女的看著笑了笑,便登登地提起她那平底鞋,一口氣就走上了降生臺(tái)。”
⒋ ?眾多貌。
引《逸周書(shū)·小開(kāi)》:“登登皇皇,君枳維國(guó),國(guó)枳維都。”
唐 盧綸 《山店》詩(shī):“登登山路行時(shí)盡,決決溪泉到處聞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登登[ dēng dēng ]
⒈ ?狀聲詞:(1)? 形容筑墻用力相應(yīng)的聲音。(2)? 形容打碑的聲音。宋·蘇軾〈孫莘老求墨妙亭〉詩(shī):「龜趺入座螭隱壁、空齋晝靜聞登登」
引《詩(shī)經(jīng)·大雅·綿》:「筑之登登,削屢馮馮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登登"的意思解釋、登登是什么意思由飛鳥(niǎo)成語(yǔ)網(wǎng)- 成語(yǔ)大全-成語(yǔ)故事-成語(yǔ)接龍-成語(yǔ)造句-成語(yǔ)出處漢語(yǔ)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(guān)詞語(yǔ)
- dēng shí登時(shí)
- dēng lù登陸
- dēng chǎng登場(chǎng)
- dēng qiáng登墻
- dēng tú zǐ登徒子
- dēng dōng cè登東廁
- kān dēng刊登
- dēng lù登錄
- dēng jì登記
- dēng dōng登東
- dēng fēng登豐
- dēng tiào登眺
- zhuó dēng擢登
- wǎn dēng晩登
- zhuǎn dēng轉(zhuǎn)登
- dēng jiē登階
- dēng fǔ登斧
- shè shuǐ dēng shān涉水登山
- nián dēng年登
- dēng chéng登程
- dēng kēng登坑
- dēng tán登壇
- dēng lóng mén登龍門(mén)
- dēng pán登盤(pán)
- dēng dīng登丁
- dēng sān登三
- dēng lín登臨
- jié zú xiān dēng捷足先登
- dēng zhì登陟
- dēng jiàng登降
- dēng dēng登登
- lóng duàn zhī dēng龍斷之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