峭論鯁議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議論嚴正剛直。
出處宋李綱《論節(jié)義》:“[顏真卿]其后歸朝,峭論鯁議,為奸臣所擠,殞于賊手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qiào lùn gěng yì
注音ㄑ一ㄠˋ ㄌㄨㄣˋ ㄍㄥˇ 一ˋ
繁體峭論鯁議
感情峭論鯁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言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乘風破浪(意思解釋)
- 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釋)
- 刑期無刑(意思解釋)
- 大惑不解(意思解釋)
- 膽寒發(fā)豎(意思解釋)
- 鳳毛麟角(意思解釋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釋)
- 鐵面無私(意思解釋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釋)
- 時至運來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竹籃打水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人盡其才(意思解釋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釋)
- 爭分奪秒(意思解釋)
- 首尾兩端(意思解釋)
- 他山之石(意思解釋)
- 彌留之際(意思解釋)
- 破釜沉舟(意思解釋)
- 梟首示眾(意思解釋)
- 綱舉目張(意思解釋)
- 來情去意(意思解釋)
※ 峭論鯁議的意思解釋、峭論鯁議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李代桃僵 | 僵:枯死。李樹代替桃樹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。后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。 |
恨鐵不成鋼 | 怨恨鐵不能被煉成鋼。形容對所期望的人要求嚴格;恨他不爭氣;迫切希望他變得更好。 |
不屑一顧 | 不屑:認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顧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 |
為民請命 | 請命:請示保全生命。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,提出要求。 |
用智鋪謀 | 運用智力,設謀略。亦作“用計鋪謀”。 |
離經辨志 | 讀斷經書文句,明察圣賢志向。 |
鐵郭金城 |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黃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
九霄云外 | 九霄:天的最高處。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。 |
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飛檐走壁 |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問。形容非常孤單;沒有伴侶。吊:慰問。 |
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(qū)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雙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。 |
不問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望塵靡及 | 見“望塵莫及”。 |
閉門讀書 |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。形容專心埋頭苦讀。 |
首尾兩端 | 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
服氣吞露 | 服氣:導引之術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。 |
意惹情牽 | 惹:引起。牽:牽掛。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