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山之玉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昆山:昆侖山。昆侖山的美玉。比喻杰出的人才。
出處秦·李斯《諫逐客書》:“今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隨和之寶,垂明之珠,服太阿之劍,乘纖離之馬,建翠鳳之旗,樹靈鼉之鼓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kūn shān zhī yù
注音ㄎㄨㄣ ㄕㄢ ㄓ ㄩˋ
繁體崑山之玉
感情昆山之玉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用于比喻句。
近義詞昆山片玉、昆侖之球琳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稀里嘩啦(意思解釋)
- 燈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五花大綁(意思解釋)
- 將計就計(意思解釋)
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釋)
- 南轅北轍(意思解釋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故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花拳繡腿(意思解釋)
- 氣象萬千(意思解釋)
- 鐵樹開花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孝子賢孫(意思解釋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聰明反被聰明誤(意思解釋)
- 身敗名裂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子繼父業(yè)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故態(tài)復萌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師嚴道尊(意思解釋)
※ 昆山之玉的意思解釋、昆山之玉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談笑風生 | 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;饒有興趣;氣氛熱烈。風生:有興致;很風趣。 |
疾如旋踵 | 旋踵:轉動腳跟。快得就像轉動一下腳跟。形容變化很快。 |
費盡心思 | 心思:計謀。挖空心思,想盡辦法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 說的人,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,聽的人,沒有一句話不接受。 |
居重馭輕 | 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。 |
學而時習之 | 學過的內容要經(jīng)常復習它。 |
有去無回 | 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牛口之下 |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頓挫抑揚 |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折,和諧而有節(jié)奏。 |
心直口快 | 性情直爽;有話就說。直:直爽。 |
時易世變 | 時代變遷,世事也不一樣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(wěn)的人。 |
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(zhàn)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(zhàn)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飯囊酒甕 |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笑貌聲音 | 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(tài)度等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綠林強盜 | 指山林的強盜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?shù)挠眯幕蛐袕健?/td>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一剎那 | 剎那:梵文ksana的音譯。指十分短促的時間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