黯然銷魂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黯然:心神沮喪、面色難看的樣子;銷魂: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;好像靈魂離開了肉體。心情沮喪;面色陰沉;好像失掉了靈魂;形容極度悲愁。
出處南朝 梁 江淹《別賦》:“黯然銷魂者,惟別而已矣。”李善注:“黯:失色將敗之貌。”
例子“無言獨上西樓”,深閨的空寥,彌漫在漠漠的冥色里,離情別緒,黯然銷魂!(郭楓《且飲一杯寂寞》)
基礎信息
拼音àn rán xiāo hún
注音ㄢˋ ㄖㄢˊ ㄒ一ㄠ ㄏㄨㄣˊ
繁體黯然銷魂
正音“黯”,不能讀作“ān”。
感情黯然銷魂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形容人悲傷或愁苦。
辨形“黯”,不能寫作“暗”;“銷”,不能寫作“消”;“魂”,不能寫作“魄”。
辨析此處“黯”不是“陰暗”的意思。
近義詞失魂落魄、六神無主、喪魂失魄
反義詞洋洋得意、怡然自得
英語over…come with a deadly grief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老實巴交(意思解釋)
- 無妄之災(意思解釋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屈指一算(意思解釋)
- 辭簡意足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貧賤不能移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將奪固與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(fā)財(意思解釋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釋)
- 牽腸掛肚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釋)
- 坐以待斃(意思解釋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釋)
- 離本趣末(意思解釋)
- 撥亂濟危(意思解釋)
- 不問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無計可施(意思解釋)
- 無所畏懼(意思解釋)
- 聰明伶俐(意思解釋)
※ 黯然銷魂的意思解釋、黯然銷魂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陌路相逢 |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形神不全 | 形:形體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活蹦亂跳 | 歡蹦亂跳。 |
主憂臣勞 | 憂:憂患。君主有了憂患,臣下就要為他效力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救經引足 | 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目不斜視 | 眼睛不往旁邊看。形容目光莊重;神情嚴肅。 |
連珠炮 | 連續(xù)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(fā)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(fā)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園被毀;親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慘遭不幸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(guī)勸。 |
風風雨雨 | 刮風下雨,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。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(xiàn)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
面授機宜 | 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 |
五花八門 |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。這是古代兩種戰(zhàn)術變化很多的陣勢。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。 |
妖魔鬼怪 |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。 |
對牛彈琴 |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
池魚之殃 |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。 |
一網打盡 | 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。 |
指手畫腳 |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。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。 |
獨占鰲頭 | 鰲:傳說中的大海龜、海鱉。舊時皇宮的殿門前臺階中間刻有飛龍及巨鰲的浮雕;皇帝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、榜眼等人。狀元跪在前面;正好是飛龍巨鰲浮雕的頭部。原指科舉考試中了狀元。現(xiàn)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。 |